近年来,我市大力实施茶叶“双百”工程,初步形成了以南江县、通江县、平昌县为主的三大茶区,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名茶规模逐步扩大,形成了区域化、集聚化、富硒特色化的发展格局。目前,全市茶园面积达80万亩,2016年实现茶叶产量2.6万吨,茶业综合产值达35亿元。
万亩基地
成为脱贫支撑产业
沿着盘山公路直上,迎面而来的是平昌县三十二梁郁郁葱葱的高山生态茶叶产业带。茶在林中,雾笼茶园,犹如仙境。不仅平昌,在通江、南江都有这样的高山生态茶叶产业带。
为扩大茶产业规模,市委、市政府出台了《关于加快实施茶产业“双百”工程的意见》,通过采取优化布局、园区支撑、主体带动的办法,全市新建茶园45万亩,茶园面积达到80万亩,投产茶园达到47万亩。
茶产业发展迅速,除了高屋建瓴的规划,龙头企业也起到了助推作用。截至目前,我市新培育茶叶龙头企业30家、茶叶专业合作社65家、家庭茶场96个、种茶大户3500户,新建茶叶加工厂12个,新增加工能力6500吨。“茶叶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决胜脱贫攻坚、建设五彩巴中、全面同步小康的战略性支撑产业。”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院企合作
科学栽植提升品质
走进平昌县秦巴云顶有限公司的制茶车间,电磁内热杀青机、摊凉平台、连续揉捻机等设备正在运转。公司负责人蔡方儒介绍,公司投资了3700多万元,在龙尾村建起了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两条自动生产线。
按照“战略合作长期化、科技合作项目化”的思路,我市与中茶所、川农大、省茶研所等科研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,合作编制了茶业规划,普及良种良法,协力打造省级现代茶业园区,共同开发茶叶新产品5个,改进提升加工工艺,牵线搭桥引进龙头企业3家。对新建茶园实行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,栽植标准及质量显著提高。
利用资源
培育巴中独特品牌
“高山、生态、富硒”造就了巴中茶叶芽肥叶嫩的绝佳内在品质。我市被列为全国富硒绿茶优势产区,千亿川茶产业川东北名优富硒茶核心产区,巴中茶叶品质成为川茶“三大名片”之一。
近年来,我市集中力量打造了“巴中云顶”茶区域公用品牌,荣获第四届中国茶博会“有影响力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”。新获得茶叶地理标志保护1个,创建省级著名商标2个,注册企业品牌11个。“巴中云顶”5个系列产品荣获第四届“国饮杯”一等奖。平昌县荣获2016年度“全国十大魅力茶乡”。南江县云顶茶乡旅游景区、平昌县三十二梁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茶旅融合效益彰显。(巴中日报)
|